?東莞紙箱廠小編告訴大家關于紙箱的抗壓強度是其保護內裝物、承受堆疊壓力的核心性能指標,其不足往往受多種品質因素的綜合影響,具體可分為原材料品質、生產工藝品質、結構設計品質及后期處理品質四大類:
?

一、原材料品質的影響
原材料是決定紙箱抗壓強度的基礎,其品質缺陷直接導致強度不足:
原紙強度不足
牛皮紙、瓦楞芯紙的環壓強度(RCT)、耐破強度(BST)不達標:環壓強度低會導致瓦楞結構易被壓潰,耐破強度低則使紙箱在擠壓時易破損。例如,回收紙漿比例過高的原紙,纖維短且結合力弱,強度遠低于原生木漿紙。
原紙定量(克重)不足:如設計要求使用 170g/m2 的面紙,實際用 140g/m2,紙張厚度和挺度下降,整體承重能力降低。
瓦楞紙板粘合不良
面紙、芯紙與瓦楞紙之間的粘合強度低(粘合牢度<6N/15mm),受壓時易分層剝離,導致瓦楞結構失去支撐作用。常見原因是膠水質量差(如淀粉膠濃度不足)、涂膠量不均或烘干不徹底。
瓦楞形態缺陷
瓦楞楞型不符合設計要求:如本應使用高強度的 A 楞(楞高較高、緩沖性好),卻誤用 C 楞或 B 楞,或楞高、楞距偏差過大(超過 ±0.5mm),導致瓦楞的支撐力下降。
瓦楞變形:生產中壓楞機壓力不均,導致瓦楞出現塌楞(局部扁平)、斜楞(傾斜角度>5°),破壞了均勻受力的結構,抗壓強度可降低 30% 以上。
二、生產工藝品質的影響
生產過程中的工藝控制不當,會削弱原材料本應具備的強度:
紙板含水率異常
含水率過高(>14%):紙板吸潮后纖維膨脹變軟,挺度下降,抗壓強度顯著降低(每增加 1% 含水率,抗壓強度可能下降 5%~8%)。多因烘干工藝不足或存儲環境潮濕導致。
含水率過低(<6%):紙板纖維脆化,韌性下降,受壓時易脆性斷裂,尤其在低溫干燥環境中更明顯。
印刷與模切工藝缺陷
印刷壓力過大:過度擠壓面紙和瓦楞,導致瓦楞被壓潰(尤其是細瓦楞如 E 楞、F 楞),紙板厚度減少,抗壓強度可下降 10%~30%。
模切精度差:模切邊緣不平整、有毛邊,或壓痕線過深 / 過淺,導致紙箱成型后邊角易開裂,分散抗壓受力點。
三、結構設計品質的影響
結構設計不合理會導致紙箱受力分布不均,降低抗壓能力:
尺寸比例失衡
紙箱的長、寬、高比例不當(如高度過高而長寬過小),堆疊時重心不穩,易發生傾斜或傾倒,實際抗壓值遠低于理論值。例如,高寬比>2:1 的紙箱,抗壓強度會因穩定性差而下降 20% 以上。
箱體結構缺陷
搖蓋設計不合理:如搖蓋過寬,折疊后與箱體貼合不緊密,堆疊時頂部受力分散;搖蓋連接部分的壓痕強度不足,易在壓力下變形。
接頭方式與強度:釘合接頭的釘距過大(>50mm)、釘腳未咬緊,或粘合接頭的膠寬不足(<30mm),導致接頭處成為抗壓薄弱點,易率先斷裂。
瓦楞層數不足
設計時未根據內裝物重量選擇合適層數:如承重 10kg 以上的紙箱用三層瓦楞(單瓦),而未用五層瓦楞(雙瓦),層數不足直接導致結構支撐力不夠。
四、后期處理與存儲品質的影響
即使前期品質達標,后期處理不當也會導致抗壓強度衰減:
防潮處理缺失
未做防水涂層(如石蠟、聚乙烯膜)或防潮劑失效,紙箱在高濕度環境(如雨季、冷鏈運輸)中吸潮,纖維軟化,強度隨含水率上升而急劇下降(如含水率從 8% 升至 18%,抗壓強度可下降 50% 以上)。
存儲與運輸損傷
存儲時堆疊歪斜、受壓時間過長,或運輸中劇烈顛簸導致瓦楞結構提前受損(如局部塌陷),都會降低實際抗壓能力。此外,存儲環境中有蟲害、霉變,會破壞紙板纖維結構,間接削弱強度。